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医教协同培养中医学传承创新人才新模式,依托“三位一体”的中医学术传承创新的实践平台,实施“群师带群徒”的中医临床教学,建立了从理论、方法论到论文评价一体化的中医学术理论传承创新培养机制,提出并践行依托“三名”(名医、名室和名院),实施“三医”(医德、医术和医理)相统一的中医学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管局局长王国强称之为浙江样板。“群师带群徒”的临床教学模式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肯定。
确立“大医精诚”为核心、“三医”相统一的培养理念。以至精至诚之大医为培养目标,通过医德医风、临床经验、学术理论三个方面,确立医德、医术、医理相统一的培养理念。
实施“知行合一”的中医人文传承教育。加强医学人文课程建设,设置《国学精粹》《中国医学史》等课程,作为第一课堂;学校中医药文化碑廊、中医博物馆、研究生远志大讲堂等成为第二课堂,形成了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医德教育体系。研究生自编、自导、自演古代名医故事汇演。组织暑期研究生医疗服务团,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义诊,连续获得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开展“群师带群徒”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以往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模式,以名中医工作室为实践平台,采用导师小组与师承模式相结合,若干导师组成导师小组,一个研究生可以跟多个名中医老师抄方、查房,学习多个名中医、多个流派的学术特色,形成群师带群徒的教学模式,大大促进了名中医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生规培考试通过率达到93%以上。
构建以中医学术传承为特色的学位论文制度。确立以中医学术传承创新为主线、以临床问题为选题的学位论文制度,依托名医名院,将国家级、省级、市级名中医纳入学校导师队伍。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开设《内经》选修课、成立中医经典社团、开展中医经典竞赛。加强中医学术传承创新方法培训。充分体现中医学科学位论文的临床性,制定相匹配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校《中医名家学术经验丛书》撰写,目前研究生参与累计出版《中医名家学术经验丛书》5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