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回望2020,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与您携手同行

2021年 02 月 11日 10:00
访问次数:3875

新元肇启,万象更新,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向日新月异的研究生教育新格局,从学校到学院(系) ,从研究生到导师,共克时艰,砥砺奋进,铸魂育人,追求卓越,谱写了云端抗疫的新赞歌,绘就了十四五发展新蓝图,共同引领有灵魂、有方向、更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

感谢长期在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奋斗的你我他,现将浙江大学2020年研究生教育重点工作摘编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共谋“十四五”发展新阶段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讲话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11月26日,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以严格“立德树人,提高质量,服务需求,追求卓越”一条主线、明确“优化科教协同育人体系,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双轮驱动、把握“认清国际态势、把牢国家方针、结合社情校情”三类角度、贯通“学校主导-院系自主-导师引领-学生交互”四个层面,全面统筹谋划制定研究生教育“十四五”规划,于12月起开展研究生教育大讨论,提出“卓越研究生教育十大行动”,动员全校上下达成思想共识,形成行动合力,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浙大方案”。

二、“质量党建”引领,推动研究生思政工作向学科(专业)基本单元延伸

实施“双引双提”工程和党小组与课题组(项目组)“两组融合”组织模式创新,开展覆盖628个党支部、2200余名支委的全覆盖培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完善“五好”导学团队评建机制,推进德育助理工作试点,探索依托科研(导学)团队配备德育导师和兼职辅导员,立项建设首批50个学科(专业)示范性“研学空间”,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思政工作向学科(专业)基本单元和学生班团集体延伸。以党支部为阵地,以党员为先锋,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带头开展科研攻关,带头践行优良学风,牢筑“两战赢”坚强堡垒。因势利导挖掘抗疫斗争的育人元素,指导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博士生报告团开展云端宣讲、战疫微评,累计阅读量近200万。《浙江大学“五化”并举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获教育部网站刊登

三、化危为机,“五线同奏”云端抗疫彰显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根据学校全面推进“不停教、不停学”有关工作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自2020年初起,迅速响应,制定周密计划,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协同本科生院、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建立疫情防控教育教学专项组,多次专题研究有关工作,主动采取云端抗疫,实现在线招生“零投诉”、在线教学“不停顿”、在线思政“全跟踪”、在线答辩“聚合力”、在线就业“拓渠道”,全力保障研究生教育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四、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推进研究生规模、结构和质量协调发展

率先在物理学系等8个单位试点实施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统筹招生贯通培养”改革制定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招生选拔、资助激励、培养方案、分流淘汰至质量保障的综合改革方案。持续优化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完善科研经费博士生指标机制,将招生资源向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平台基地等领域倾斜,主动对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国家重大急需方向,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试行《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办法》,从组织管理、招生简章、申请条件、工作程序、违规处理、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博士生招生考试制度做出规定。

五、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融入培养方案,主动与哈佛大学等顶尖高校建立线上线下互通式全球链接合作网络,出台了《浙江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互通选课管理办法》,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建设,建设了462020年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39个校级研究生MOOC课程项目。深入推进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现已毕业47名博士生,正努力成长为之江实验室等国内外重点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启动“凌云”赴重点单位社会实践计划,推进Idea Bank等创客空间建设,抓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和校内基地,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搭建广阔平台。

六、增设专业学位管理机构,全面提升产教融合培养能力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及监督体系,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新增设专业学位处,统筹管理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新形势,建立健全学校、学部、院系三级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体系,新增电子信息等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管理。出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案例认定办法》等4项专业学位培养文件,为深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对接产业人才需求,设立18个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培养项目,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了工程师学院等产教融合“特区”建设。

七、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突出立德树人、破除“五唯”顽疾、强化关键把控,出台《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办法(试行)》、《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及结果处理办法》,实施多元评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全面开展学位论文专项自查工作,全校4047位指导教师逐一复查学位论文39935篇,同时全面启动专业学位论文复审工作。全方位加强有工作理念、有制度建设、有示范引领、有技术支撑的“四有”好导师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求是导师学校”及“导师说”,逐步推广浙江大学导师育人质量表征指数,推动导德和导学相结合,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落到实处。

八、激发学科育人活力,优化一流学科生态体系

坚持以“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为战略导向,持续完善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系统实施顶尖学科、高峰学科、一流骨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会聚型学科支持计划,构建高峰凸起、群峰竞秀、综合交叉、生态和谐的学科发展格局。以评促建,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与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组织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浙江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完成信息填报工作。另外,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关于印发〈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细化组织实施本轮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填报工作。

九、研究生教育综合楼教室投入使用,多渠道完善条件保障

强化育人环境保障,完成研究生教育综合楼7间智慧教室、10间讨论室、40间普通教室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优化资源支撑保障条件,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研究生自助一体机实现校区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入到工程师学院、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培养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成长发展环境。

十、强化理论实践研究,发挥研究生教育智库作用

以“全球视野、国家战略、浙大实践”为宗旨,强化理论实践研究,牵头教育部研究课题6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大或委托课题2项,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在《光明日报》提交政策建议,扎根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致力于成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研究地、实践创新地、战略咨询地,为全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浙大经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面向育人与创新高度融合的未来,研究生教育战线将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扎根中国大地,秉持求是创新精神,勇立潮头、奋力拼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改革为动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努力成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窗口”,为早日建成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凝心聚力,为加快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上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