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理论课复习参考资料
编写说明
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考生请注意:
根据国家要求,报考我校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校教师考生在复试时要进行政治理论考试,考试有学校自行组织。为了方便考生复习,我办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编写了此份复习资料,本次政治考试命题将不超出本资料的范围。其内容共分四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三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四是时事政治部分。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管理办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目 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三、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四、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宏观性总体性把握。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对象角度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从意识形态看,哲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它具有阶级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整个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这个周围世界是包括人和人类社会的世界。方法论是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和原则,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她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这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她强调理论对于实践起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实践的指导而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个特点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评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而它的科学性是以批判的精神贯穿其中的。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存在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不论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都必定表现为一定的运动,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与承担者。人们说到运动,总是指什么东西在运动。没有载体的运动,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可想象的。即使精神活动也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运动的表现,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的错误是主张无物质的运动,把精神、意识当作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是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这二者错误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却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起直至人的思维都是运动的。但我们也承认有静止。静止不是绝对地不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如下两种情形:一是说某一事物在绝对运动中相对于特定的参考系而言,未发生或不具有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例如,一座山相对于地球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即不具有机械运动,可以说它是静止的。二是说某事物的运动、变化尚处于量变阶段,还没有发生质变的时候,它的质暂时是稳定的,这时也可以说该事物是静止的。静止是物质分化的前提,也是区分和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首先,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其次,运动和静止又是统一的。一方面,静中有动。所谓静止不是绝对没有运动。静是动中之静,并非不动。另一方面,动中有静,一切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真实状况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这就要求人们学会在运动中把握静止,在静止中看到运动,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
形而上学夸大静止,否认运动的绝对性,这是错误的,它必然导致僵化和不动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则走向了另一极端,根本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抹煞事物的界限和质的区别。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一种相对主义诡辩论,它的要害在于否认事物相对静止的质的区别以及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的条件。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这一原理的意义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世界的多样性为前提的。客观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它们到底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呢?这在哲学上叫做世界统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给予了科学的回答,明确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首先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巨大成果所提供的证明。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证明,不论是宏观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的粒子世界,都是物质的,都是物质存在的具体表现。而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空也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即生命的基础不是什么非物质的“生命力”,而是包含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蛋白体,它也是一种物质,整个有机界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进化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首先,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思维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产物,如同人自身一样,思维、意识归根到底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其次,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生产关系,即社会其他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物质关系。再次,社会的发展不是什么神的旨意,而是客观的物质生产力的推动。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世界尽管纷繁复杂、丰富多样,但都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必须有哲学上的论证。自然科学的证明是重要的,但它的全部论证都是具体的,有限的,是个别、特殊;而整个世界是无限的,它是普遍、共性、全体。这样为了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光有自然科学就不够了,还需要哲学的辩证逻辑思维,把有限和无限、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部分和全体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从具体科学的成果中概括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的结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论证是长期的持续过程,随着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必将有越来越丰富的材料和新的内容。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第一,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第二,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又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那末,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的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决定工作方针,使主观尽可能地与客观相符。而决不能从原则、书本、主观愿望出发。第三,既然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存在和运动着的,那末,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使我们的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要遵循事物固有的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的空想。
4、意识能动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坚持物质与意识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承认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类特有的,是指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和能力。所以,毛泽东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或者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的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意识的能动性有如下具体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和动物的反映不同,它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即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并且通过行或做即实践,一步一步使目的和动机变为现实,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它能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抽象,使之飞跃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反映。它能追溯以往,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这是指正确的意识通过实践变成了现实,在自然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烙印。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这正如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第四,意识活动对于意识主体——人的生理过程的某种程度的控制性。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作用于外部世界,而且能作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关于意识或心理活动通过对于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作用,这早已为医学和人自身的经验所证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但要把它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区别开来。唯意志主义是19世纪20年代产生德国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其根本错误是歪曲意志的性质,将其夸大为世界的本原,夸大为是万事万物的决定性因素。
要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就必须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意识的能动活动就是盲目的,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第二,认识规律、把握运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这是因为,规律是深藏于事物现象背后内在的东西,是感性所不能达到和把握的,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达到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即通过实践,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为客观规律的作用开辟道路。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有敢闯、敢干的革命精神,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否认客观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夸大意识能动性的精神万能论和“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以强调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借口,不承认、不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认为人只能消极无为地听从于自然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宿命论和懦夫懒汉式无所作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5、普遍联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的现实存在。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普遍联系是说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必定处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而且,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联系的内在规定性,通过主观努力去建立新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非是主观臆造的;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认识和发现新的联系,但决不能以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系统是标志事物整体的哲学范畴。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各部分的有机统一体。系统是有结构分层次的,也是开放的。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思想,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联系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必然与周围事物和现象发生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事物和现象才能存在和发展。二是指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一具体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联系普遍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它体现在于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善于瞻前顾后,识大体、顾大局,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学会在区别中发现联系,开辟新局面。要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
联系还是多样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多样的,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样的。主要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只能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其带上这样或那样的特点。事物都是复杂的,因而都是多种联系的有机统一。
联系多样性的实践意义,在于启迪人们在实践中,对待事物和问题不要简单化,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在考察事物各种联系时,要着重抓住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但又不能置其他联系于不顾。
6、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原理
恩格斯曾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成就,把运动归结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这五种形式是各不相同的,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把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则是错误的。18世纪,法国有些唯物主义者提出“人是机器”,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同时又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
规律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具有客观性,任何规律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具有稳定性,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表面的、外在的、变化多端的现象相比,规律是内在的、深沉的、稳定的,即它是复杂多变事物和现象中确定的、必定如此的东西。第三,具有普遍性,它是千差万别事物中的共性和一般。第四,具有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其本质的联系就反复出现。
我们掌握了规律和规律的特点,一方面就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决不违背客观规律;但另一方面,又要发挥人的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消极无为和宿命论的思想。
在规律问题上的决定论是主张事物和现象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一种学说:第一种是宗教神学的决定论,也就是宗教因果报应说,其根本特点是认为一切都是由上帝预先安排好了的。这是一种非科学的决定论。第二种是唯心主义决定论,其特点或是把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看作纯精神的东西,或是把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看作是人主观地赋予客观事物的。第三种是机械的决定论,这种理论承认事物的规律性和因果联系,但它仅仅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说明规律和因果联系,而且常常把必然性加以夸大和绝对化。机械性是近代唯物主义决定论之主要缺陷。真正科学的决定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它既承认事物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又指出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在承认必然性的同时不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根本不存在什么必然性和规律,也不受任何因果关系的制约,完全是偶然的,没有确定的原因。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
7、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与实践意义
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事物中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是不平衡的。这实际上也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表现。事物中各种矛盾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则为次要矛盾,或叫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产生作用,不可忽视。另外,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是僵死固定的,条件的变化也会促使主次矛盾之间的转化。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在每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所起作用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同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相互转化。
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第一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分清主次,要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切忌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第二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既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在矛盾分析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反对均衡论和折衷主义。第三我们要学会弹钢琴,即在工作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同时,要注意次要矛盾的解决和矛盾次要方面情况的发展,要特别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8、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就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外部条件,亦即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矛盾。
内因和外因对事物的发展都起作用,但它们作用的性质、地位是不一样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源泉。它不仅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而且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不过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它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说外因不能直接地决定事物的发展,它只能通过加强或削弱事物内部矛盾一方的力量,转化为事物的内部因素,才能对事物的变化起作用。外因作用的性质有二重性:或是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或是延缓、阻碍事物的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第一,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事物自己运动的观点,即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形而上学的外因论。第二,在注重内因的同时,又要注意充分利用外部一切有利因素。具体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说,就是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9、辩证否定的原理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则把否定看作是由外力所引起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的对立和斗争,斗争的结果,否定方面逐渐强大,最终取得了支配地位,这就是事物的否定。所以,否定的实质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是“自我否定”。而形而上学把否定看作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歪曲了否定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一,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说任何新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从特定的旧事物发展而来的,作为对旧事物否定而出现的新事物,在其对旧事物否定的同时就肯定和保留了旧事物中的某些积极成果。新事物正是在这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反映了某新事物与特定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其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说任何事物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必须经历一个否定的过程方能实现,不否定旧事物,新事物就不能产生。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形而上学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是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这与它不了解事物的联系是矛盾的联系,不懂得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分不开的。
因此,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在表现形式上一定是“扬弃”。所谓“扬弃”是指新事物在克服旧事物的同时,又保留、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成分。新事物对旧事物这种既有克服又有保留,既变革、批判又吸收和继承的关系,就是“扬弃”。形而上学不能把克服和保留、批判和继承统一起来,认为二者是不相容的,否定就是事物绝对的不存在,完全被抛弃。
辩证的否定观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因为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即一切事物在其产生之时即已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素,所以,在实践中,辩证法要求,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就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因此,新事物战胜和取代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第二,既然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明确任何新事物并非突然而至,它总是与某一特定的旧事物相关联,一定是该特定旧事物的一次质变。因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所以,在作第一个否定时,必须使得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将有可能发生。第三,对事物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分析态度,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即既要克服、批判糟粕,又要保留、继承精华。因此,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否定、抱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或者全盘肯定、抱兼收并蓄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10、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原理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本质同规律、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事物的本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现特征,是事物的本质在外部的表现。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事物本质直接的、正面的表现;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颠倒地表现本质的现象。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是属于本质的,是本质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假象会引起人的错觉,但假象并非就是错觉,后者是主观认识上发生的错误,是属主观的东西。
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第一,现象表露于事物之外,可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本质则存在于事物内部,不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借助于抽象的思维方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本质则是深层的、单纯的、相对稳定的。第三,现象属于事物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方面;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则表现在:第一,它们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第二,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总之,现象和本质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质与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和不同,即不能把现象当作事物的本质,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本质和现象存在着同一性,即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一切科学研究,就在于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分析而达到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善于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尤其要善于识破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在特定条件下,又要善于利用假象,以迷惑敌人。
1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出现的趋势。偶然性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是由事物非根本的矛盾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决定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表现在:第一,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所决定的;偶然性则是由事物非根本的、次要的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二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与规律一样,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起决定作用,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只能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事物发展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和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偶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在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掌握事物的必然性,这样就可以获得主动和自由,减少盲目性。第二,由于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偶然性的研究,善于通过偶然性去揭示、把握必然性。第三,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片面性:一是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和作用,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只能是必然的,都是预先完全精确地规定了的。这是机械决定论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上的表现,它将导致宿命论,它的根本错误在于把偶然性与无原因等同起来。另一种是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的存在和作用,认为没有一种现象和事物是确定的,它们都是偶然的,不可捉摸的。这种观点会导致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发展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是现代西方很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中有些代表人物公开用这种理论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吹社会历史发展纯粹是偶然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是根本错误的。
1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特别指人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实践的形式是很多的,主要可分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它是一切其他实践的基础和前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一切认识和知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来的,此外再无别的源泉。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在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使主体反映客体得以实现,认识得以产生。第二,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新问题需要解决,每一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便使认识加深和发展了一步。其次,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物质活动,它能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积累大量丰富的感性经验,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再次,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不仅使客观世界得到改造,而且也改造了人自身,改造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了认识的发展。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在实践中产主,又必须回到实践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脱离实践。“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及唯心主义的唯理论,都抹煞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因而不能正确解决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目的的问题,在认识论上都是错误的。但在现实中,也要避免另一种片面性,即把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同学习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对立起来。其实,这二者是统一的,我们应把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与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结合和统一起来。
13、感性认识与理论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第一,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而理性认识则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第二,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而理性认识则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单纯、稳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统一的。这表现在:首先,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必然发展,没有脱离理性认识的感性认识;其次,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中包含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感性认识又不能脱离理性认识的指导。因此,它们的区别、界限是相对的;再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势必导致认识的飞跃,即由具体的感性认识转变为抽象的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继续和深化,抽象的理性认识在思维中上升为理性的具体,即对对象(事物)的各种抽象的规定经过思维的整理、综合,使对象在思维中生动地、具体地再现出来。这就是由理性的抽象经思维上升为理性的具体的过程。因此,由实践到认识的完整过程是:从感性的具体——理性的抽象——理性的具体。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就会导致认识论上的片面性。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就是这种片面性的两种典型表现。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把感性认识绝对化,否认感性上升为理性的必要性,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哲学史上,经验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物主义经验论虽然在承认感性经验直接来源于外部世界这点上是正确的,但它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把对事物的感性经验当作是认识的全部内容,这种片面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狭隘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经验论则把经验当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这从根本上就陷入了错误的泥坑。唯理论则把理性认识绝对化,夸大它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和基础地位。这种片面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唯理论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的唯理论不仅否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而且认为理性认识是人生来就有、不证自明的“天赋观念”,这种理论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虽然在否认感性认识意义这点上,是错误的,但它并不否认理性认识也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真正可靠的知识,并不否认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的。这又是有合理因素的。
14、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这是因为:第一,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是受客观所能提供的认识手段的限制;二是受客观对象(尤其是它的本质)有个表现和发展过程的限制。第二,认识必然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一是受认识主体(人)的肉体和精神状况的制约;二是受认识主体的能力和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决定了认识发展的规律只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每循环一次就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或深一层的地步。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每一认识主体及其所能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及其所或能获得的认识实际上是无限的;每一认识主体就其对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的可能而言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是无限的。所以,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无限就存在于一个一个有限的、具体的认识之中,并通过有限的、具体的认识去实现认识的无限,但不是完全、最终、绝对的实现。
15、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真理是同客观对象相一致的认识。这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既包括对事物的现象也包括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的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认识的对象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第二,认识的内容只能是、也必然是来自客观的物质世界。第三,真理只能是、必然是认识和客观对象的一致。正是基于以上三点,才保证了作为主体对客体正确反映的真理具有客观性,即包含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也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是指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又与客观世界相一致。
但是,不能把客观真理等同于客观世界或客观事物本身,因为既然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那末它就不能脱离反映主体。客观真理强调的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并不排除真理有其主观形式,真理应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一致。
唯心主义真理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真理只存在自我心中,只有通过自我反省,才能认识真理,把真理完全看作是主观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第一,认为真理纯粹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真理就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社会普遍承认的就是真理。这是完全错误的,其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终究会被社会普遍承认,但社会普遍承认的未必就是真理。例如宗教就曾在某些时候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它并非真理。第二,现代西方社会普遍流行、在我国亦深有影响的实用主义哲学的真理观,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命题是“有用即真理”。这种真理观也是根本错误的:其一,它把真理看作是以人的主观意志和利益而转移的东西,同样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有价值的,即有用的,因为它能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和满足人的需要。但有价值、有用同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一致,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其二,在尚存在利益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社会阶级、集团的情况下,对于“价值”和“有用”的理解是极不统一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这就必然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认识的真理性与认识的有用性是一致的,但是认识的有用性决定于它的真理性,而不是相反。
16、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一致。检验其是否达到了一致、相符,必须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这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自身都办不到的。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进行对照,从而确定了认识是否是真理。
但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无别的标准。第二,实践一定能够检验出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标准又是不确定的,表现为:第一,实践总是具体的、有限的,它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的任何理论。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需要多次反复,显示出过程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坚持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以防止思想和认识的僵化。
但是,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逻辑证明是以符合实际的真判断,通过正确的推理证实或判明另一判断的正确性的一种证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检验和证明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逻辑思维是一切实践不可缺少的。只有通过逻辑思维才能为实践提供目的、计划、方案等,第二,逻辑证明能够做到从个别推到一般,这是实践所缺乏的。因为任何实践都是有限的、具体的,而需要证明的理论则是一般的、抽象的。第三,在人类认识中涉及到无穷量的命题,往往无法从实践中直接获得检验,必须通过和借助逻辑推理来论证。
尽管逻辑证明在检验、证明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也不能同实践标准并列。严格来说,逻辑证明只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标准。这是因为,第一,逻辑证明的前提,逻辑证明自身并不能保证结论的真实和正确,而要依靠实践的证实。第二,逻辑证明所遵循的规则不是先验的,而是从实践得来并为实践所检证过的。第三,逻辑证明所证实的过程和结论,仍需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最后鉴别其是否正确。
1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要素及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构成社会这一物质运动形式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指与某一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资源等。它是任何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对社会发展产生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恶劣的地理环境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阻滞作用。近代和现代一些西欧学者(如孟德斯鸠),片面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把它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人口因素是指某一社会的人口条件,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它是任何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以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而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人口条件,对社会发展就起加速的作用;反之,则起延缓的作用。但人口条件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欧洲一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片面夸大人口条件的作用,在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时,把人口因素看成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完全错误的。如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单纯地、机械地搬用生物学中生存竞争的规律,提出人口增长的速度总是高于粮食增长的速度,并以此为据而创立了人口论,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环境、人口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反对任何片面性。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具体形式,它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它在社会发展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真正基础,第二,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政治活动、精神生活等的过程;第三,它对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8、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包涵了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这一基本矛盾,但这一基本矛盾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政权的杠杆建立起来的。其次,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再次,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的,因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也有矛盾。不过这种矛盾是非对抗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加以解决。
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结合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一矛盾统一体中,一般地说,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是相对稳定的。新的生产关系刚建立时,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从适应到不适应,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导致生产关系变革,重新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可以发现一条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只要适应就一定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反之则生产力就受到阻碍,社会就停滞。
这一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是考察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出发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2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两部分,也就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结合。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形态。在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二是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三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促进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经济基础起维护的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将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或迟或早地要导致整个上层建筑的变革。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建立的上层建筑一般是适合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因而是进步的;可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而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时,上层建筑如不适应这种变革的要求,甚至继续利用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阻止已经过时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继续保护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这时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便是反动的、落后的。通过社会斗争或社会革命,或改变或推翻这种上层建筑,打破它所维护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同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开始它们新的矛盾运动。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来看,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即上层建筑必须使自己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当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时,它会促进、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时,它会阻碍过时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使之继续阻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规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又存在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正是这个缘故,显示出它的相对独立性。其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这有两种情形:一是一种社会意识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已经改变了,但这种社会意识并未随之消夫,而是继续存在了一个很长的时期;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先于它相应的社会存在而产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趋势,对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但这两种情形都是相对的。就第一种情形而言,滞后是暂时的,一种社会意识存在的基础变化了,或迟或早它也要发生变化,这才是绝对的。就第二种情形而言,先进社会意识之所以能产生,归根到底是因为社会存在中已具备某些初步的条件。
第二,社会意识某种具体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它的某种意识形式可能是先进的。但这种情况也是相对的,就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之所以产主某种先进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与那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是说,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的各个形态,都有先驱者留传给它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后人总要继承前人的思想遗产,才能产生新的学说。当然,这种继承也是相对的,因为继承决不是原封不动地全盘照搬,它应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既有克服又有保留。在这一过程中,克服什么,保留什么,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所有这些都必须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关系以及它们的发展的需要来决定。
第四,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其中尤以政治思想对其他诸意识形态之影响最为突出。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有相对的一面,即各种意识形式相互作用的性质、深度和广度,归根到底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第五,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特点,也是其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相反,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也有相对的一面,即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之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2、社会意识诸形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由于社会存在是复杂的,包括许多的方面和丰富的内容,反映到观念中自然也就产生了差别,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些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的形式主要有: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政治和法律思想是伴随着阶级、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思想是一定阶级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各阶级之间关系以及对不同国家和民族间关系的观点的总和。它不仅以理论形态存在,而且反映在一定阶级及其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中。法律思想是一定阶级对法、法的关系、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方面的观点和总和。法律思想和政治思想是不可分的。广义的政治思想包括法律思想。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比,政治和法律思想是与经济基础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是经济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直接反映了一定阶级的物质利益,是思想上层建筑中阶级性最鲜明的部分。
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的良知、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和实现的。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并受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所以,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原则。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因此,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适用于一切阶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但这不排除各阶级的道德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共同的东西。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道德在其发展中又具有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在联系。它们的区别在于:道德是靠社会舆论、良知、信念、教育等实现的;法律则是靠国家的强制手段来实现的。法律是伴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将来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了,法律也将因此失去了意义而不复存在;道德则不然,原始社会就有道德,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更需要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来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道德和法律又是相互补充的。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范围比法律广泛得多,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那些法律不起作用的领域和范围,道德可以起作用;而对于严重破坏道德以至触犯刑律的行为,则又必须借助于法律,对之实行制裁。这一原理表现在阶级统治中往往实行“德治”和“法治”互补的治国方略。
艺术。艺术是借助语言、声音、表演、造型等手段,以生动、具体、典型、感人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意识形式。艺术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是一切艺术的真正源泉。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艺术带有阶级性,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之一。艺术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繁荣;而艺术对社会的发展又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
宗教。宗教是支配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里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产生。最初的人们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量的恐惧、敬畏而产生了神的观念。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宗教的存在和发展,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这就是人们对社会力量的恐惧,即对反动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宗教的产生也还有认识上的根源。宗教和科学是不相容的。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打击着宗教,凡是科学占领的地盘,那里便没有宗教的立足之地;而宗教通常也反对、甚至扼杀科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步消除了宗教产生的外部根源和社会根源,宗教最终是要消亡的。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总的说来是消极的,虽然历史上劳动人民在进行反抗和斗争时,也常常利用宗教。但因宗教毕竟不是科学的社会意识形式,所以,不能引导劳动人民的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如太平天国)。宗教和唯心主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它更多的是反动统治阶级用来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
23、人的价值原理
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的最根本特点在于人的自主创造性。人的价值只有通过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才能得到确证。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是二者的统一。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指他有人的需要和人的享受的满足。人作为价值客体,一方面是指与外在于他的主体(他人、社会)形成的价值关系,即他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这个方面形成了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人作为价值客体又对自身形成价值关系,即满足自我的需要,这个方面形成了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如何,取决于他能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的程度如何;人的自我价值如何,则取决于他满足自我需要的程度如何。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一方面,人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同时也就使自我价值获得一定程度的实现;另一方面,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决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就此意义而言,人的价值乃在于通过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即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
因而,我们必须批判各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第一,用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认为谁有钱谁就有价值,钱越多价值越大,挣钱发财成了人生的唯一目的。“拜金主义”就是这种价值观的表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合法地挣钱是允许的,但把挣钱当作人生价值的唯一砝码,则是不可取的,应受到批判和反对。第二,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向社会索取,个人向社会索取的越多,其价值就越高。这种观点是以个人主义、自私自利为核心,它把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和索取对立起来,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这也是极端错误的。第三,片面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认为把人当作手段就是践踏人的价值,是毁灭人性。这种观点同样是完全错误的。其实,不论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只能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马克思在谈到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时曾这样写道:“(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96页)因此,只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实践中荒唐的。如果人人只把自己当作目的,那未谁来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呢?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实质是希望把他个人当成目的,让他人、社会奉他为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主体,要他人、社会成为满足其个人欲望的手段。这是极端自私的价值观,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人人只想作为享乐的主体,而不愿作劳动力、作为手段,社会就不能存在。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
24、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人民群众是一种历史性的概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可以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但在任何时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总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通常是指某个社会在特定时间内所拥有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一切积累的劳动产品和用于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而物质资料正是由劳动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除体力劳动者以外,还包括同生产劳动直接联系的脑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知识分子已经成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和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一起,共同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是指一个社会所拥有的科学理论(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艺作品、文化遗产等,社会的精神财富归根到底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因为:首先,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是一切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的真正源泉,它为科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素材。其次,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们从事政治的、科学的、文化艺术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类都不能生存,当然也就谈不上精神财富的创造。再次,劳动群众中也涌现了不少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和艺术家,这些人直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精神财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历代知识分子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的变革、社会的重大的、根本的进步,通常是经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而任何一场真正的革命运动,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直接参加,要取得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历史发展中,“人心的向背”是起决定作用的,这里的“人”就是指的人民群众。尽管任何社会革命要取得成功,不能没有领导者,即领袖人物,但不可否认,劳动人民毕竟是社会变革的主力。
当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并不能超越社会的客观条件去创造历史,人们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必然地要受到所遇到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每一时代人民群众所面临的条件不同,所受到制约的情况不同,因而它的创造作用也就不同。
2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个人对历史的作用是通过“合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是说,每个个人的意志的力量汇成一个总的“合力”对社会历史产生影响。总的“合力”不是单个人的力量,但是它是把个人意志的力量包含于其中的。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杰出人物是指在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影响的个人。但是,我们不能把杰出人物的作用绝对化和夸大化,他们的作用仅表现在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意义上,他们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根本方向。杰出人物的作用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作用。唯物史观科学地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任何杰出人物归根到底是历史的产物,每个时代都有它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是“时势造英雄”。每一具体杰出人物的产生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的人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他们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其他剥削阶级的领袖人物无法比拟的。他们是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因此,无产阶级要尊重和热爱自己的领袖,支持拥护他们的正确领导,维护他们的威信。但又要注意不要把无产阶级领袖神化,反对搞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这就是坚持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是指要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地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既不要拔高前人,也不要苛求前人。阶级分析的方法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历史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的作用必然受到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制约,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26、积极创造自己的历史,走历史必由之路
社会就是人和人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当然离不开人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从本质上讲就是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因此,社会发展规律特别离不开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发动者、参与者和完成者。因此离开人,离开人的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社会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面临的、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创造的。
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呢?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深入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正确认识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并用于指导我们的行动,使得我们的一切活动尽可能地成为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自觉活动。第二,把握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但世界却并未因生产力的发展而走向真正的合理。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在世界上强国欺凌弱小国家和落后地区及民族仍然存在。这一切只有在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后才能最终消灭。因此,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从根本上讲,仍将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演进。第三,坚定地走历史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未因苏联的覆灭和东欧剧变而发生变化。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我们应走的历史必由之路。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时代,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并建立了自己阶级的政党的情况下产生的。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毛译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是在同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复杂、斗争极其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光辉地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和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学说。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的工作的指针”的代表。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之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它是我党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唯一正确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刘少奇的报告,决定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6月11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部分明确写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4、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
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实现的。
新民主主义单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长期的探索而得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依次经历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三种不同的形式。
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1)必须是坚持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质,是谁吸引谁、谁跟谁走的问题。即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还是共产党吸引国民党的问题。
(2)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实现同资产阶级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既联合又斗争,是我党统一战线策略的总原则。“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是统一战线的总策略方针。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武装斗争对中国革命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这一基本国情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7、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及其理论意义
中国革命之所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不是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地方性农业经济,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无议会可以利用,无合法斗争的权利,并且反革命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因此,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具体形式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根据地建设是主要依托。
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是“波浪式”前进。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伟大意义在于:(1)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创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形式。(2)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来。(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8、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建设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毛泽东说:“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实现人类大同。(3)人民民主专政对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与专政互相结合,不可分割:只有对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才能调动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同时,只有对反动派实行必要的专政,粉碎他们的一切反抗和破坏,才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总之,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9、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是: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10、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并服务于新民主主义政治与经济。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即是说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是有中华民族的特性,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科学的文化,是说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文化。所谓大众的文化,即是说它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11、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在1952年下半年提出来的,1953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毛泽东的设想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总路线的表述,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这条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的宏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的:
第一,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第三,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12、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项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1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就表现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把我们国家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这是毛泽东和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独创性发展。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绝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强制,压服的办法去解决。
14、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
15、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工业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来的,但关于走自己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就已经萌芽了。毛泽东的这两篇讲话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一、中国工业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二、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以重工业为中心,但同时也要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三、由于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企业大都集中在沿海,内地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四、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二者的资金使用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五、在经济建设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六、经济建设中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利,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上,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中央领导人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如经济建设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循序渐进,稳定发展的问题;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重点建设与全面安排相结合,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问题,等等。
16、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毛泽东说:“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解决敌我矛盾,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17、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的方针
党和毛泽东历来重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不管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建国初期,这方面的论述都不少。进入社会主义前期,即在1956年4月毛泽东就提出了促进文化科学事业发展的方针,叫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又进一步对这一方针作了阐述。他说:这个方针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一样,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其具体内涵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实践证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利于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正确方针。
18、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一语,原出自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称赞西汉景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意是说刘德做学问时注重掌握真实的资料,然后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此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之所以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它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实事求是之所以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还在于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基本原理。
(2)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正如刘少奇所说:“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独立自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也是我们党处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处理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各国关系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独立自主的内涵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独立自主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三、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执政为民,结合分配问题加以说明。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分配问题上,一方面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要更多地注重社会公平问题,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从而表明贯彻三个代表本质在执政为民。
2、如何理解“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2)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4)是巩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5)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
4、如何理解“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新台阶。
(3)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5、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资源环境和国际竞争的挑战,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较快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6、如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组;这是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减少占用土地等资源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各地区和各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重要环节。
(3)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7、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和措施。
(1)意义: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2)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一是要紧紧抓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二是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政府、企业、市场的作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三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8、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内容以及对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意义。
中央提出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1)中央提出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化;
(2)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9、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
(1)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保护环境,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要战略意义:①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③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④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10、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的基本要求
①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②注重优化消费结构,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③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
④加强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宣传教育。
11、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公平和效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解决的措施: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2)是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3)是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4)是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12、“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的精神实质。
(1)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
(4)坚持依法执政。
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14、简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3)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综和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和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社会和谐,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扩大内需,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16、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胡锦涛指出,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工业化以资源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片面追求GDP为最高目标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因此,从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7、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①新型工业化是“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化。因此,要控制废气、废水向空气和地面排放,并对其进行全面回收和处理;同时必须妥善处理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积极发展那些能大量安置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④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的关系是什么?
①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基础上的。
②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③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19、“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及其特点。
①明确地提出了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等区域都应发挥自身优势,总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②是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③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从“切块式”发展向更加讲求科学性、合理性转化的趋势。
20、“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并把这种协调机制明确细分为“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前三种机制强调的是区域之间的关系,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而扶持机制,则强调的是“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2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
(1)解放思想,事实就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正是依据实事求是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它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一理论活的灵魂。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就是尊重实践,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
22、为什么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和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选择。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实行对外开放,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第一是科技含量高。世界各国工业的竞争,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新品质的竞争,其决定因素在于工业的内在科技含量。
?第二是经济效益好。工业生产如果没有效益,不管其他方面有多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是没有长期发展动力的。
?第三是资源消耗低。我国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的国情,决定了不能再走过去那种资源高消耗生产的道路,否则,将严重阻碍我们的后续发展。
? 第四是环境污染少。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已达空前严重程度,若再走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道路,不仅有损当代,更会贻害子孙。
第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既要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更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各类人力资源都有其发挥优势的环境和条件。
25、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第一,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决策。
?第二,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第三,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必由之路。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矛盾突出,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注意广辟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
26、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一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
二要通过规范秩序,遏制收入分配的混乱现象,逐步缩小地区间、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三要通过统筹兼顾,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8、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维护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公平,差距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财富占有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持续扩大。贫富差距超过警戒线的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安定的社会。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制、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有效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也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及其解决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解决了三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
(1)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正是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3)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31、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市场机制的特点是自发性、灵活性,对各种经济信号的反映比较灵敏。但市场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能自动引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②针对上述缺陷,国家必须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宏观调控实质上是政府调节,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只有采取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才能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才能承担市场机制无法完成的诸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公共产品等职能。
因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现代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两者缺一不可。
32、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是主观的随心所欲,而必须从实际出发。所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密不可分、互为条件的。
3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2)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3)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
3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35、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支柱和动力。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3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的原因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及其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第一,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当前“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从单个部门、单个领域局部解决“三农”问题,而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以增强农业农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为政策指向,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及原因,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逐步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逐步形成。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②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原因: 一按劳分配和安要素分配的结果;二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差距;三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四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造成的差距;五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③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对加快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必须努力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坚决取缔不合法的收入。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
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②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的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途径。
38、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我国政府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潜力。
我国政府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十六大以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重心开始向公平转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既要激发社会活力又要注重社会公平。强调在不影响效率,不影响社会活力情况下更多的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公平基础上追求效率,达到公平、效率的最佳统一。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我们既要坚持以竞争为动力推动自身发展,促进利益的增长,允许因个人勤勉程度和工作能力的差异引起的分配上的差别,同时也要坚持社会公正,以效率优先,注重公平作为调节经济利益的准则。
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效率和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格平等、机会均等和分配合理,既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劳动先富起来,更提倡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9、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入、逐渐清晰、不断深化。
①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获得了初步认识。
② 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动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生活;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
③江泽民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的新观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40、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
①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驱动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社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取决于各国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的消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走自主创新之路,是我国推进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和重要途径,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必须坚定地依靠自主创新,把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放在优先战略地位,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安全供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性转变。
四、时事政治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现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二、二○○八年国内外大事
(四)
(五)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2008年3月15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吴邦国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六)
(七)十一届会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仪程,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后,于
(八)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得票765.87万张,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延、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得票率为41.55%。
(九)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并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京沪高速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长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战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乘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只需5小时。
(十)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
(十一)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
(十三)贵州瓮安发生严重打砸抢烧事件。6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因一名女中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死者家属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上访,在有关人员接待上访的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酿成打砸抢烧事件。
(十三)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开幕式。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
(十四)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8月2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本届奥运会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十五)山西临汾发生溃坝事故。
(十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分司申请破产保护。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需曼兄弟公司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这家拥有158年历史的公司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公司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公司市值从112亿元大幅缩小至25亿美元。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也由此引发。
(十七)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据报,今年以甘肃等地发生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与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9月13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同一天,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布置对患病婴幼儿的救治工作,用时彻查事故责任。
(十八)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北京时间
(十九)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二十)奥巴马当选美国56届总统。
(二十一)20国集团峰会达成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就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金融和经济问题的措施达成行动计划,计划涉及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完善问责制、加强监管、促进金融市场完整性、强化国际合作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五个领域。
(二十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在京举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
胡锦涛还强调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