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 085600|材料与化工 硕士 培养方案

年级
2023
 
培养类型
硕士
 
学位类别
专业学位
 
学院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085600|材料与化工
 
学制
2.5
 

课程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
24.0
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
5.0
专业课最低学分
18.0
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
12.0

培 养 环 节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主要是为本领域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胜任企业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二)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 在思想上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知识结构: 本领域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化工专门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工具性知识。 3. 基本能力: 本领域工程硕士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能独立承担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读书(学术,实践)报告

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研究生申请答辩资格确认以前,需完成4次读书报告并上交文字材料。同时根据《化工系研究生学术论坛实施细则》的要求,满足相关次数。

 
专业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环节,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都必须参加专业实践,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化学工程实践环节为6学分);未通过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参加专业实践应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包括:实践教学、在校外行(企)业等单位实习实践、在校内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开展项目研究等形式。 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程实践单位评价及工程实践总结报告,并进行工程实践统一答辩(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秋学期,具体见学院通知)。

 
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内需参加由研究所统一组织的开题报告,同时递交开题报告纸质材料。

 
中期考核(检查)

根据学院中期考核要求进行

 
预答辩(预审)

研究生应于学位论文送审资格确认前1个月向学院提出预答辩(预审)申请,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具体详见《化工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 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4.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按各领域及学校、学部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质量保证体系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办法(试行)》、《化工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实施细则》、《化工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化工学科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创新成果的规定(试行)》

 
备注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专业实践环节,此环节由工业生态与污染控制(案例分析)、工程实践(I)等理论课程和工程实践(II)组成,时间不少于1年。工程实践(II)具体要求为:修读完理论课,至少在参与答辩半年前进行,方式和内容由导师决定,一般应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工程实践(II)开课学期一般为秋,选课后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程实践单位评价及工程实践总结报告,并进行统一答辩(具体见学院通知),答辩通过获得6学分。

 

平 台 课 程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必修 公共选修课 0000999 公共素质类课程至少1门(具体课程详见清单,个人学习计划制定时勿以具体课程替代) 1.0 16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042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24 春、夏、秋、冬
必修 专业学位课 0440001 工程伦理 2.0 32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0500011 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 2.0 64 春、夏、秋、冬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02001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1.0 16
必修 公共学位课 33200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32 春、夏、秋、冬

方 向 课 程

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先进制造

研究内容

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装备设计、设备强化、技术改造、质量控制、分析测试、环境保护、新装置建设等。

备注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2 高等化工热力学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6 高分子选论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7 化工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18 催化反应工程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34 绿色化学与化工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03 聚合反应器工程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13 化工系统工程选论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38 吸附分离工程 2.0 32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641001 材料与化工现代研究方法 2.0 32 大类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21014 化工建模与算法 3.0 48 研究方法类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2 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3 传递过程与分离技术 3.0 48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6 化工设计概论 2.0 32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41008 工业生态与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2.0 32 案例教学类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41010 工程实践I 2.0 32 实践教学类课程

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

研究内容

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

备注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2 高等化工热力学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6 高分子选论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7 化工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18 催化反应工程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34 绿色化学与化工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02 化工流变学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03 聚合反应器工程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13 化工系统工程选论 2.0 32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641001 材料与化工现代研究方法 2.0 32 大类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21003 催化与催化剂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21006 化学产品结构与性能 2.0 32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21014 化工建模与算法 3.0 48 研究方法类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23004 特种高分子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2 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3 传递过程与分离技术 3.0 48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6 化工设计概论 2.0 32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41008 工业生态与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2.0 32 案例教学类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41010 工程实践I 2.0 32 实践教学类课程

高端药物制剂先进制造

研究内容

高端药物制剂先进制造。

备注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2 高等化工热力学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6 高分子选论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07 化工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10 有机合成选论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18 催化反应工程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1034 绿色化学与化工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03 聚合反应器工程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13 化工系统工程选论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0923038 吸附分离工程 2.0 32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641001 材料与化工现代研究方法 2.0 32 大类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21014 化工建模与算法 3.0 48 研究方法类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23003 纳米生物技术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2 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3 传递过程与分离技术 3.0 48
选修 专业选修课 2841006 化工设计概论 2.0 32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41008 工业生态与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2.0 32 案例教学类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841010 工程实践I 2.0 32 实践教学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