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 060100|考古学 硕士 培养方案

年级
2024
 
培养类型
硕士
 
学位类别
学术学位
 
学院
艺术与考古学院
 
专业
060100|考古学
 
学制
3.0
 

课程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
24.0
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
5.0
专业课最低学分
11.0
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
7.0

培 养 环 节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扎实的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门文博考古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品德素质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文物、考古、博物馆专业相关的保密制度和纪律;恪守学界公认的学术道德及本学科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2.知识结构 掌握宽广的通用工具性知识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坚实的获取、保护、研究、利用文物、考古等文化遗产材料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注重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创新;了解考古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基本能力 具有较为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具有高远的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能将考古学科与人类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

 
读书(学术,实践)报告

读书报告或实践报告累计4次,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或参加国际或全国会议作口头学术报告1次。

 
专业实践环节

 
开题报告

(一)研究生必须进行开题报告。 (二)研究生应就学位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撰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在所属学术学位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范围内公开报告,由以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3名)评审。经评审通过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上传至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以书面形式提交至学院教学科研科存档备案。 (三)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应尽快修改完善开题报告,经导师确认同意后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四)开题报告通过者,经导师确认需变更学位论文课题研究者,应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五)硕士研究生应于入学后1.5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未按时开题的研究生,应督促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 (六)硕士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后,与学位论文答辩时间至少间隔6个月,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中期考核(检查)

要求中期考核,学科组织检查小组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进展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完成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预答辩(预审)

(一)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正式评阅。 (二)研究生应于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2个月提出预答辩申请,申请时需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 (三)预答辩应在所属学术学位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范围内公开进行,并由以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3名)评审。研究生应在预答辩前公示预答辩人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和答辩时间、地点,并将学位论文初稿送至预答辩专家。 (四)通过预答辩的研究生应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完成“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经导师、院系审核,下载并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以书面形式提交学院教学科研科存档备案。预答辩不通过者,须根据考核小组提出的意见,针对课题研究工作及学位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实质性的调整和改进,经导师确认同意后,再次提出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硕士生在规定学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且达到浙江大学和人文学部的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硕士学位。如学科另有要求,请参考学科标准。

 
质量保证体系

《文物、博物馆与考古学科研究生管理细则》:内容包括日常管理、学业管理和考核管理等。

 
备注

 

平 台 课 程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必修 公共选修课 0000999 公共素质类课程至少1门(具体课程详见清单,个人学习计划制定时勿以具体课程替代) 1.0 16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042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24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0500010 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提升 2.0 64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33200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32 春、夏、秋、冬
必修 专业学位课 4002001 研究生论文写作与艺术学文献基础 1.0 16

方 向 课 程

考古学

研究内容

01博物馆学(展示策划);02文化遗产(物质文化研究);03考古学(科技考古);04文物保护;05故宫学

备注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03112 文化遗产数据采集、分析与解释 2.0 32 秋、冬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03114 史前考古学研究 2.0 32 春、夏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03145 中国古代都城研究 2.0 32 夏、冬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1028 史学理论与方法 2.0 32 春、夏、冬
选修 专业学位课 4021073 博物馆学研究 2.0 32 春、秋、冬
选修 专业学位课 4021074 人类文化遗产研究 2.0 32 夏、冬
选修 专业学位课 4021075 物质文化史专题研究 2.0 32 春、秋
选修 专业学位课 4021076 考古学研究 2.0 32 春、秋
选修 专业学位课 4021087 文物保护学研究 2.0 32
选修 专业学位课 4021159 文化遗产专题 2.0 32 春、秋 采用双语或英语,适合海外学生选修
选修 专业学位课 4021161 博物馆学专题 2.0 32 采用双语或英语,适合海外学生选修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043 古文字学 2.0 32 夏、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099 博物馆展示策划 2.0 32 春、冬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02 文物法比较研究 2.0 32 秋、冬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03 艺术史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10 古陶瓷研究 2.0 32 夏、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11 文物建筑专题研究 2.0 32 春、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13 科技考古专题研究 2.0 32 春、夏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20 3D数字技术在田野考古中的应用与方法论研究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26 分子考古学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28 文物保护材料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30 中国古代帝陵制度 2.0 32 夏、冬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 32
选修 专业选修课 4023168 文博与考古专题讲座 2.0 32 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