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 085400|电子信息 硕士 培养方案

年级
2024
 
培养类型
硕士
 
学位类别
专业学位
 
学院
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
 
专业
085400|电子信息
 
学制
2.5
 

课程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
24.0
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
5.0
专业课最低学分
13.0
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
9.0

培 养 环 节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明晰培养定位,突出培养特色,更好地服务于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 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知识结构: 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基本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

 
读书(学术,实践)报告

要求做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1次,或参加国际或全国会议作口头学术报告1次。

 
专业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是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在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1年的专业实践训练(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以项目研究形式开展时间不少于6个月。提交相关材料,学院审核通过后,计专业实践训练8学分。

 
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应就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写出书面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报告。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以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考核小组(至少3名)进行开题报告的考核。开题报告经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应在学院(系)或学科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开题。开题报告通过者如因特殊情况须变更学位论文课题研究者,应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检查)

中期检查在第2学年秋冬学期末进行。中期检查审核研究生课程学分、读书报告、专业实践训练、论文开题等进展情况。

 
预答辩(预审)

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是进一步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应于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2个月左右提出预答辩(预审)申请。预答辩由研究生导师组织,在所属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以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考核小组(至少3名)进行考核。未通过者,原则上当批次不能申请正式评阅。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正式评阅。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1.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 2.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按《电子信息类别(计算机和软件学院)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的相关规定》执行。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的要求按《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浙大发研〔2020〕45号)执行。

 
质量保证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保证教学质量,规范培养过程和学位论文。 2、开展科研训练和学术研讨活动,营造国际交流氛围。 3、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 4、导师指导是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备注

 

平 台 课 程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必修 公共选修课 0000999 公共素质类课程至少1门(具体课程详见清单,个人学习计划制定时勿以具体课程替代) 1.0 16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042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24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0500011 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 2.0 64 春、夏、秋、冬
必修 专业学位课 2142001 人工智能算法与系统 2.0 32 专业实践类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3242001 电子信息工程中数学模型与方法 2.0 32 大类平台课程
必修 公共学位课 33200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32 春、夏、秋、冬
必修 公共学位课 5002003 中国概况(英文授课) 2.0 48 春夏、秋冬 适用国际学生
必修 公共学位课 5002004 国际中文水平与测试 1.0 96 春夏 适用国际学生
必修 公共学位课 5002005 汉语(初级) 2.0 96 春夏、秋冬 入学时未持有效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三级及以上等级证书的国际学生必修。
必修 公共学位课 5002006 汉语(中级) 2.0 96 春夏、秋冬 入学时持有效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三级-四级等级证书的国际学生必修。
必修 公共学位课 5002007 汉语(高级) 2.0 96 春夏、秋冬 专业课教学语言为汉语的国际学生必修。
必修 专业学位课 5141089 工程前沿技术讲座 2.0 32 秋冬 案例教学类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2006 现代控制理论 3.0 48 秋冬 数理基础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2009 数值计算方法 2.0 32 春夏、秋冬 数理基础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7122010 科学研究与写作指导 1.0 16 秋冬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类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2012 优化原理与方法 2.0 32 春夏 数理基础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2013 人工智能理论和高级应用 3.0 48 春夏、秋冬 领域核心课程
必修 专业学位课 7122019 工程伦理 2.0 32 春夏、秋冬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3077 网络:技术,社交与经济学 2.0 32 秋冬 学科交叉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4015 数据智能技术与应用实践 2.0 32 春夏、秋冬 领域核心课程

方 向 课 程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研究内容

本方向聚焦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在半导体器件、光学及电磁场、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前沿思维、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学生可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半导体器件、微机电系统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电磁及多物理场计算、光学与显微技术等方向。

备注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3018 前沿微机电系统与器件 3.0 48 秋冬 领域核心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3019 先进光学与显微技术 3.0 48 春夏 领域核心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3020 先进半导体与器件理论 3.0 48 春夏 领域核心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3021 先进计算电磁场 2.0 32 春夏 领域核心课程

计算机技术

研究内容

本方向聚焦符合国家战略及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需求,着重培养学生优秀的信息科学、数理统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思维、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学生可以打下扎实的计算机理论与方法基础,具体包括人工智能模型、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等方向。

备注

 

必修/选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3073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2.0 32 春夏、秋冬 数理基础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3079 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2.0 32 春夏、秋冬 领域核心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4014 计算机视觉导论 2.0 32 春夏、秋冬 领域核心课程
选修 专业选修课 7124016 图像处理识别技术应用与实践 2.0 32 春夏、秋冬 领域核心课程